昨天是我们医疗队进入灾区第二天。从昨晚开始,我们全面接手903医院的急诊,所有后送过来的伤病员都由我们分检、清创、止血,需要的进行缝合、切开和石膏固定,个别重伤员在简单处理和进一步检查后送入手术室准备手术。
因为余震不断,医院本来的手术室也从楼上搬到一楼的急诊室,临时打扫干净了3间房屋作为手术室,条件十分简陋,做一些复杂手术非常困难。
下午2时,我们接收了一名腹部多发伤病人。这名患者是北川县陈家坝的农民,12日当天在家中被倒踏的房屋砸压,导致血胸、直肠穿孔、膀胱破裂、骨盆骨折、后腹膜广泛性挫伤血肿等多发伤,同时伴有重度贫血和酸中毒。手术前,已经呼吸功能不全,氧饱和度也很低,如果不及时手术,病人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。我们医疗队的周伟平教授、马优钢副教授在为病人做了检查后,决定立即进行手术。
病人麻醉后,手术室却突然停电,照明
也突然中断,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也即刻不能使用,情况十分危急。麻醉师李泉副教授在护士长程月娥的配合下,立即打开手电筒和医疗应急灯,并用捏皮球的方式为病人进行简易的人工呼吸。周伟平教授和马优钢副教授在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下,为病人进行腹部探查后,又进行了直肠前壁修补加Hartman加膀胱造瘘术。当2个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时,所有人的衣服也都被汗水湿透。
晚上6时,忙了一天的马优钢、王家林两位医生顾不上吃饭,又一次走进简易手术室,开始今天下午的第5台手术。这一切,都是为了留住一个16岁男孩的右腿。这位来自平武县平通中学的男孩,在12日下午的地震中从学校2楼的教室里摔到一楼地板上,臀部发生严重血肿,右腿反应也渐渐迟缓。
马优钢、王家林两位医生在对他进行会诊后认为,摔坠和挤压可能会使其臀上、臀中动脉断裂,如不及时手术,极有可能造成下肢残废。因为病人受伤时间较长,手术条件有限,稍不留神就会造成腔内动脉呈喷射状出血。手术中,切开病人的臀部,进行血肿清除和神经减压,清除了全部淤血。由于准备充足,手法准确,并未发生意外。仅用1个小时,就顺利完成手术,小男孩的右脚趾随即可以自如活动。
仅今天的统计,我们一支医疗队就完成清创近百人次,先后为40多名伤员进行石膏固定和诊断检查,并进行了5台难度大、要求高的骨科和普通外科、腹部外科手术。
第二军医大学医疗队张鹏(5月16日晚上9点发自四川绵阳江油)
【记者附记】
据了解,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张雁灵少将带领的由长海、长征、东方肝胆等3家医院210余人组成的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队,已分赴灾情较严重的三江、茂县、安县、江邮等地展开医疗救援。截至本报发稿时,7支医疗队共收治各类伤病员800余人,大部分为脑颅、腰椎、截止、腹腔等重伤,在艰难的条件下完成大中型手术70余台。目前仍有近200伤病员留观治疗,伤病员仍在大量陆续涌入。
>> 专题:四川大地震
>>
遭遇地震如何疏散和自救?
>>
参与讨论……
>>
为四川汶川震区的人们祈福
|